从LCD到MicroLED:详解主流显示技术核心原理与演进之路

发布时间:2025-09-08

显示技术基本原理与分类

  平板显示行业(FPD)的核心在于光电转换技术,通过电信号控制光的生成与调制实现图像显示。目前主流显示技术主要包括LCD、OLED和MicroLED三大类。所有这些技术都基于红绿蓝(RGB)三基色混合原理实现彩色化。

图片1.png

  LCD(Liquid Crystal Display)作为技术成熟、应用广泛的显示方案,其基本工作原理是:背光板发出白光,通过偏振片和液晶层后,经过RGB彩色滤光片得到三基色,后通过液晶分子在电压控制下的偏转来调节每个像素的亮度。这一过程依赖于多个核心组件的协同工作:背光单元、TFT阵列、液晶层和彩色滤光片。

图片2.png

LCD技术深度解析与演进方向

  传统LCD结构中的背光系统存在明显局限性——整个背光板持续发光导致功耗较高。为此,行业推出了MiniLED背光改进技术,将背光划分为数百甚至数千个独立分区,每个分区配备微小LED灯珠并可单独控制开关,显著提升对比度和能效。量子点技术(QLED)是另一重要演进方向,通过蓝光照射不同尺寸的量子点纳米材料(2-10nm)产生纯正的红光和绿光,与蓝光混合形成高质量白光,此项技术更在202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认可。

图片3.png

  在TFT阵列方面,半导体沟道材料的演进直接推动了显示性能的提升。从初的非晶硅(a-Si:H)到低温多晶硅(LTPS,采用308nm XeCl准分子激光退火工艺),再到氧化物半导体(如a-IGZO),载流子迁移率的不断提高使得显示器能够支持更高分辨率和刷新率。液晶层材料的创新同样关键,不同的液晶排列方式(如TN扭曲向列、IPS平面转换和VA垂直配向)带来了不同的视角、响应时间和对比度特性。

图片04.png

显示模块化与技术对比

  液晶模块LCD Module)作为完整的显示解决方案,集成了液晶屏、驱动IC、背光系统和连接接口。值得注意的是,MiniLED和QLED本质上仍属于LCD技术范畴,是对背光系统的改进,而IPS/TN/VA则是对液晶层材料的创新。与OLED技术相比,LCD虽然需要背光系统,但在寿命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;MicroLED则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,结合了LCD的高稳定性和OLED的自发光优势,但目前仍面临量产技术挑战。

05.webp

  作为液晶显示器制造商,我们需要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。定制液晶屏时需综合考虑背光类型(常规LED/MiniLED/量子点)、TFT材料(a-Si/LTPS/Oxide)和液晶模式(TN/IPS/VA)的组合,以满足客户在功耗、分辨率、刷新率和成本等方面的特定需求。这种技术模块化的思维方式,正是现代显示产品开发的核心逻辑。

关于希恩凯

  希恩凯电子(简称CNK)2010年成立于深圳,2019年在福建武平扩大投资,是一家专业从事显示器件设计开发、生产、销售为一体的专精特新企业。公司致力于智能科技与显示技术的完美融合, 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品质卓越、高性价比的全系列中小尺寸显示屏、解决方案及服务。以科技为引领,以品质为依托,希恩凯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,致力于成为显示行业的新引导者,为客户提供更优质、稳定、快速的服务。

联系我们

  • 电话:+86 18126452454  郑女士(微信同号)
    传真:+86-0755-29761676
    E-mail:market@szcnk.com
    地址: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锦绣中路19号美讯科技园B栋11楼

  • 关注公众号
CopyRight © 2023 福建希恩凯电子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